春風拂柳,草長鶯飛。三月本是本是桃紅梨白,靜待花開的時節,然而新一輪疫情的爆發,給魔都溫暖愜意的春天蒙上了一層寒意。疫情陰霾之下,有一群人他們逆向奔赴,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,是名副其實的“為眾人抱薪者”,守護著一方平安,他們就是——保安員。
“木板、毛氈、紙箱……”是他們的新床墊
走進盛大天地,公司浦東新區負責人陳晨正將一些空箱子拆開,制作一個簡易的床墊。今天已經是他睡在項目的第二個晚上,在項目上協助封控小區的他,在得知自己所在的小區將要實施小區閉環時,毅然決然選擇留在項目。面對妻子的不理解和女兒電話里一聲聲問著爸爸今晚還回來嗎,陳晨心里很不是滋味,一邊是幾十個項目的大家,另一邊有自己兩個親人的小家,權衡利弊之后,簡單和妻子解釋幾句,就投入到工作中去。安排人員值班、把控項目出入口、保安員個人健康監測確保了每個項目的正常運轉,和妻子通電話時,得知有腰傷的妻子兩次背著女兒上下樓做核酸,他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對不起。上海小區“階梯式”閉環開展以來,很多保安員為了能夠堅守崗位,將被褥抱到值班室,木板、毛氈、紙箱成了他們床墊,常常醒來時腰酸背痛,但是沒有人叫苦叫累,因為他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。
“掃把、拖布、噴壺……”是他們的新工具
放下身上的對講機、防爆棍和測溫槍,拿起了掃把、拖布、噴壺。剛剛輪值結束的建中路稅務所保安員王紀軍,因保潔所在小區出現新冠確診病例封控14天,他臨時“客串”起了保潔員。掃地、拖地、消毒,整個園區一圈下來,汗水浸濕了半個后背,看著煥然一新的環境,聽著工作人員的一句句辛苦了,額頭上皺紋也舒展開來。角色的轉換是責任的承擔,他用行動詮釋著一名保安員的職業素養。
“快遞、外賣、采購……”是他們的新職業
“小張啊,幫我們去買點菜……”這幾天,經營部經理張令保忙得不可開交,因負責片區的幾個項目都進行了封控,物業、保安所有買飯、買菜的任務,就落在他的頭上,偶爾也會有業主尋求幫助。他自己出油費,開著車菜市場、小區兩頭跑,一天工作結束第一件事就是去做核酸檢測,確保每名參與疫情防控的保安員、物業工作人員都能及時吃上飯。除了他之外,項目上的許多保安員都臨時充當起了外賣員、快遞員,幫助業主送飯、送快遞。雖然疫情將大家與外面的世界分隔開來,但是保安成功架起了一道道橋梁。
疫情覆蓋下的上海添了些許冷清,但是保安給這座城市暈染上一層暖色,他們不怕危險、不怕苦累,堅守在抗疫最前沿。他們雖然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但是共同的目標只有一個——風雨同舟,共渡難關。